大陆居民身份证是什么意思(大陆身份证和居民身份证的区别)

宋缺生活常识

大陆居民身份证是什么意思(大陆身份证和居民身份证的区别)

本篇文章无忧网将为大家介绍大陆居民身份证是什么意思(大陆身份证和居民身份证的区别),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大陆和内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香港人不知道?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内地和香港的关系是什么?第二,香港人对内地的认识是什么?如果从这两方面来回答,我觉得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尊重香港的法律,不能以任何理由违反香港的法律。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十组数据看新时代中国发展变化

新华社记者

奋进的10年,巨变的10年。

新时代1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国家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新时代的1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

记者采访了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从10组数据看不平凡的10年发展图景,记录经济社会进步。

121万亿元: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经济市场“稳定”于——。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3.9万亿元增至121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已达1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二。我国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12741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2年至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从11.4%提高到18%以上。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位居第一。

开发质量——“升”。

近10年来,我国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服务业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地位。绿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亮丽底色。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最大引擎。稳中向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民生得到有效保障,“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新时代1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着增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进步”不断汇聚,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说。

9899万:消除绝对贫困,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

989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贫困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

这是载入史册的人类奇迹。 10年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战胜了贫困中的贫困、贫困中的最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现行标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挂牌。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 10年来,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何以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莫荣镇牛角山村党支部书记龙先文代表有自己的想法。他准备了支持湘西茶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倡议书:“乡村要振兴,产业就必须振兴。我们湘西茶旅游产业要发展品牌影响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受益,我会继续努力。”

突破4亿:中等收入群体稳步增长,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过去10年,中国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个,人口超过4亿。

2022年,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中国仍将以44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并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连续第14 年。

“中国市场规模优势显着。近年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人民收入也在稳步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

过去1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6883元。随着各项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88下降到: 1 至2.45:1。

当前,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引领中国消费市场实现“增量创新”。住房、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各个领域,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未来15年,中等收入群体预计将突破8亿,这将进一步推动超大规模市场的不断发展。

3万亿元:科研经费再创新高,创新驱动成果显现成效

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我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将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R&D投入强度由1.91%提高到2.55%;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由4.8%提高到6.3%;研发人员总数位居全球第一。

10年来,我国战略科技能力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结构性重大变化。

1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从点位突破走向系统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碳纤维是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型材料。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卢春祥正带领团队大力推广国产碳纤维技术,实现高水平自力更生自我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放眼世界,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我国要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集中力量优势,重大任务、破解重大科技瓶颈,推动科技强国建设。”陆春香说道。

151:“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

151 个国家——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 10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年均增速8.6%,双向投资不断迈上新高度。

10年来,中国举办了服贸会、进口博览会、消费博览会等一系列国际经贸活动,统筹推进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较上年大幅增长;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六年保持全球贸易额第一。第一货物贸易国的地位.

10年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以十周年为新起点,相信“一带一路”将更加繁荣、更加广阔。

600万公里: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2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将突破600万公里,是10年前的两倍多。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世界一流的港口群、空海通达世界。

传统基础设施补短板强,新基建增后劲、塑造优势。

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万个,实现“5G到县”、“宽带到村”。城市。

“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和主动脉加快形成,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装机容量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特大电网已建成……近10年来,我国发展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时间和空间被重新定义—— 快速的交通基础设施缩短了城市和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许多城市和地区已进入“一小时通勤圈”、“两小时生活圈”和“八小时交通圈” ”。

梦想触手可及——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最活跃、最具前景的数字服务市场。超过14亿人口中,网民数量超过10亿,比2012年增长80%以上。手指一触,世界触手可及。

“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重点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补齐短板领域,培育新动能,将为国家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于宇代表表示。

1300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建立

新时代的10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年来,明确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的首位,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10年来,年均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累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重点群体就业稳定,8000万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农民工总数增至2.9亿人;建设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构建规范化、长效的培训机制,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后的推荐安置、就业等后续管理和后续服务,探索建立培训、就业、就业服务体系。 “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一段时间以来,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工程质量总监邹斌为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而忙碌。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这位农民工出身的“95后”青年先后到北京、黑龙江、上海等地调研,广泛了解农民工就业困难、职业培训需求,新时代工匠人才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新起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有责任为人民发声、建言献策,解决问题、谋取利益、享受公平。”邹斌说道。

98.62%:安全感持续提升,“治国理政”优势凸显

新时代的10年,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公众安全感指数从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21年的98.6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10年来,“治国理政”基石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实践和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新时代10年,人人有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有责,人人享受不断得到提升。

10年来,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立治理体系,有序实施治理。过去的“立案难”在司法改革过程中逐渐转变为“案必立、案必打”;累计清理注销证件21000余张,“减证便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10年,法治、法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韩宝江委员表示,我国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达到历史意义。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58亿吨:系统推进碳峰值碳中和,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过去10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超额完成202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亿吨。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系统。

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 “攻坚战”被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紧接着“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和其他内容都写好了,美丽中国建设不断深入推进。

“过去10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未来,我们将围绕‘双碳’目标,推动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加大支持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力度,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表示。

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43 项——

随着2022年11月“中国传统泡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的成功应用,我国共有43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昆曲、皮影、书法、篆刻……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也在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加深国人的文化自信。

10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精神生活。

统计显示,我国注册博物馆总数已超过6000家,10年间翻了一番,其中90%以上已免费开放;日常生活;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驶入快车道.

文化兴国,文化强则民族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精神力量。”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10年来,文化互鉴和保护传承不断加强,中华文化之美不断彰显。新征程上,扬起文化自信的风帆,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记者范曦、王有龄、谢希瑶、侯学婧、周源)

来源:新华社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并收藏无忧网,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列表

发布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