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而御于外侮(兄弟阋于墙,外其敌)

陈曼瑶生活常识

兄弟阋于墙而御于外侮(兄弟阋于墙,外其敌)

本篇文章无忧网将为大家介绍兄弟阋于墙而御于外侮(兄弟阋于墙,外其敌),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兄弟在墙外对抗侮辱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左传襄公十年》(1898年12月),晋侯攻郑,郑人不战而降。子产曰:“晋国灭亡,已不远了。”于是,晋国的官员纷纷上书,请求晋国出兵救援郑国,子产认为,郑国虽然灭亡了,但是郑国的百姓还在。不出兵救援郑国,就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不满,于是他建议晋国出兵,以解除郑国的危机。于是晋国出兵救援郑国,并结盟。与郑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三家分家”。

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什么意思

阋: 争吵;墙:门屏。兄弟俩虽然在家吵架,但能一致抵制外人的欺凌。比喻虽然内部存在分歧,但可以团结起来应对外部侵略。

二:兄弟于墙外御其侮全文翻译

怡儿一家,乐儿的老婆孩子。是图片还是不是图片?

协奏曲。兄弟俩深情相聚,永远是那么和谐幸福。

乱世太平,太平太平。虽有兄弟,但不如朋友。

三:兄弟阋于墙,外其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研究《诗经》,不难发现,当今世界上流行的许多成语都是源自这部经典。

习语是一种按照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具有形象、隐喻的意义。它们用词简洁,意义简练,内涵深刻,表现力强,在修辞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经》中有如此多的诗句流传下来,成为成语,足见《诗经》在语言方面的巨大魅力。

【一日三秋】形容思念之切切。

《诗望风采歌》中有云:“一日不见,如三秋”。 ” 孔颖大叔:“一年有四个季节,都在三月,三个秋天也叫九月。

【一主一和】《诗正风季熙》:“熙伯熙伯熙主张虞与女”。意思是一唱一和,形容两人的情感联系。

后来更像是比喻两个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提倡,又称“唱”。 表示声音有回声。

【不坏,不坏】《诗小雅大天》:“强则好,不坏则不坏”。

朱熹传:“驴,幼梁;野草,如苗,皆为害苗之草。”据说,田里没有杂草。后来,它被用来比喻不成功或没有前途。

【无愧屋漏】《诗大雅易》:“身在屋中,不耻屋漏。”毛传:“西北角谓之屋漏。”郑玄剑:“屋小帐,漏也,隐也。”本意是说,当你独处一室时,也应谨守善德,使自己心中无羞耻。后来有人说,心是光明的,就不会产生恶念,也不会在黑暗的地方做坏事。

【丹凤朝阳】《诗大雅卷甲》:“凤凰歌唱,高山上。凤凰诞生,日出而作。”明朱山《诗解义》卷三:“凤皇是才人,比喻高岗;比喻朝廷;比喻梧桐,比喻贤君;比喻旭日,明朝的隐喻。”后来用“丹凤朝阳”来代指明代有智慧、有才华的人。

【人死,国疲】《诗大雅瞻言》:“人死,国疲”。毛传:“死则累,累则病”。

郑玄鉴:“诸圣皆言将亡,天下万族将穷。”后来因“民亡国困”,故有圣人不政,国家衰落的说法。

【凌源关系】《诗小雅常地》:“岭令在原处,兄弟有难,逢良友常叹。”毛传:“岭令也在涌曲。”

郑玄剑道:“颛曲,水鸟,今在原处,若出其所,则为同类飞翔而歌,性如兄弟患难。”

后来因称其弟为“令源亲戚”而死。

【他山石】《诗小雅鹤鸣》:“他山石可错”。

毛传:“错了,石也可以琢玉,用贤人用滞,就可以治国。”郑玄健:“其山代表外国。”又:“他山之石,可以用来炼玉。”毛川:“进攻是错误的。”据说,他国的人才也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做助手,就像他山的石头也可以作为磨刀石来打磨玉器一样。

后来又用“他山之石”来比喻可以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和缺点或提供参考的外力。

【路边干活】《诗小雅小民》:“为道筑屋,用时不倒”。

毛川:“那就崩溃吧。”郑玄剑:“就像在路上盖房子一样,如果你找了一个人,打算和他一起做某事,路人的想法不同,所以做不到。”

《后汉书曹豹列传》:“俗话说:‘居路边,三年不成。

【累尾红】指极度艰苦。语言版《诗周南如芬》:“鳊鱼尾”。

朱熹传:“尾巴是红色的,鱼累了,尾巴就红了。鳊鱼的尾巴本来是白色的,现在却是红色的,很累了。”

【前言跋】《诗宾风狼跋》:“狼跋其虎,跋含其尾。”

毛传:“后记,躐;薐,跲也。老狼有须,进则剃须,退则有尾,进退皆难。”后来用“前跋后后”来形容进退两难的局面。

【元荣启行】意思是大军出发。语言版《诗小雅六月》:“圆融十次,从第一开始。”

【兄弟对墙】《诗小雅长堤》:“兄弟对墙,管事在外。”

郑玄剑:“兄弟虽内斗,外不辱。”打架、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楚古千桥】从低处到高处。 《诗小雅伐木》:“自山谷,迁于树。”

宋王之道《青玉案游怀轩车山老隐》歌词:“黄莺叹青春暮,离谷移乔老家刑,天听人应许怨”。

本来,这只鸟从深谷里来,迁居到高木,后来用“乔迁之喜”作为词来祝贺别人搬家。

【出游千桥】词出自《诗小雅伐木》:“自深谷,移至凉亭。”

后来,“出游前桥”被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处境好转或职位晋升。

【赛学】又称“切琢”。 器皿加工工序名称。 比喻在道德和知识上互相讨论、互相勉励。

语言版《诗卫风乞敖》:“有贼有君子,如伐如学,如雕”

穊,松叶隆冬而不彫,故以为喻。”   此诗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稳固,枝叶繁荣,后多用作新屋落成或向人祝寿时的颂词。   【等夷之志】 《诗·大雅·桑柔》“贪人败类”郑玄笺:“类,等夷也。”   孔颖达疏:“类,比类,故为等夷,谓尊卑齐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   【衮实无阙】 衮衣无缺损。比喻帝王治理无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 “衮职有阙。”   【褎如充耳】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   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马瑞辰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后人多从郑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翩其反矣】 《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朱熹集传: “翩,反貌。弓之为物,张之则内向而来,弛之则外反而去。”后用来表示完全相反的意思。   【素丝良马】 《诗·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郑玄笺:“ 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朱熹集传:“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   后因以“素丝良马”为礼遇贤士之辞。   【素丝羔羊】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毛传:“ 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   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后因以“素丝羔羊”称誉正直廉洁的官吏。   【绵绵瓜瓞】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毛传:“绵绵,不绝貌。瓜,绍也。瓞,瓝也。”后因以“绵绵瓜瓞”喻子孙绵延不绝。   【缩屋称贞】 《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传:“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   后因以“缩屋称贞”颂扬对危难中的妇女不加侵侮的美德。   【醉酒饱德】 《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又序:“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后用为酬谢主人宴饮之辞。   【跗萼载韡】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郑玄笺: “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孔颖达疏:“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晖也……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蹙蹙靡骋】 《诗·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后因“ 蹙蹙靡骋”谓局促,无法舒展。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后因“桃”、 “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退食从容】 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语本《诗· 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逶迤退食】 谓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道傍筑室】 语出《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后比喻杂采各家之说。   【遭家不造】 语出《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郑玄笺:“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王崩,家道未成。”   孔颖达疏:“往日遭此家道之不为,言先王既崩,家事无人为之。”   本为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用以泛指家中遭遇不幸。   【靡有孑遗】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   《诗·大雅·云汉》: “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馀黎民,靡有孑遗。”   郑玄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馀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   王先谦集疏引赵岐《孟子章句》:“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   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   【雀角鼠牙】 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后泛指狱讼,争吵。   语本《诗· 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孔颖达疏:“此 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鸡鸣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语本《诗·齐风·鸡鸣序》: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候旦】 见“鸡鸣戒旦”。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   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颠倒衣裳】 ①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毛传:“上曰衣,下曰裳。”郑玄笺:“絜 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孔颖达疏:“传: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曰衣……传言此,解其颠倒之意,以裳 为衣,今上者在下,是谓颠倒也。”本意是讽刺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使小官吏忙忙碌碌,后多以比喻伦常失秩。②谓匆忙情急之中举止失措。   【养音九皋】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风雨不改】 语出《诗·郑风·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风雨如晦】 ①《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后用“风雨如晦”比喻于恶劣环境中而不改变气节操守。   ②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风雨飘摇】 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谓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   【风潇雨晦】 《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遂以“风潇雨晦”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亦比喻形势险恶。   【驹留空谷】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疏: “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后因以“驹留空谷”喻贤人在野。   【高山仰止】 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用以谓崇敬仰慕。   【高山景行】 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高岸深谷】 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③《诗·小雅·十月之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后因以“高岸深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鸟革翚飞】 形容宫室壮丽。语出《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鹊巢鸠占】 占,亦作“居”。《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毛传:“鳲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旧谓女子出嫁,以夫家为家。亦用“鹊巢鸠占”比喻占据他人的居处。   朱熹集传: “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鸢飞鱼跃】 《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颖达疏: “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   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鸣于乔木】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鸣野食苹】 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后以“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其甘苦。   【鸣凤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後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於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   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凤鸣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   【鹡鸰在原】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鲂鱼赪尾】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 赪,赤也;鱼劳则尾赤。”   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黍秀宫庭】 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遂以 “黍秀宫庭”作为感慨亡国之词。语本《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   【鼠牙雀角】 ①《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原谓 侵凌引起争讼。后因以“鼠牙雀角”比喻 势力。   ②指讼事或引起争讼的细微小事。   【龙骧麟振】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并收藏无忧网,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列表

发布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