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清朝八王爷结局怎么样)

公孙婉儿生活常识

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清朝八王爷结局怎么样)

本篇文章无忧网将为大家介绍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清朝八王爷结局怎么样),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大清八王爷的结局是什么?墨连城和曲小檀最后在一起了吗?其实八王子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为他在第二部就死了,所以他的结局也是一个谜。不只有一个人的结局是众人皆知的,那就是流殇。流殇是一名时间旅行者,他的身份是八皇子的侍卫,但他不知道他的身份,也不知道他自己的意图。剧中,墨连城为了保护曲小檀,杀死了刘尚。不过,在原著中,流殇并没有死,而是被曲小檀所救。

1:大清八王爷的结局

原贴者有说允许他礼拜吗?夺官削爵,除掉宗室,改名“阿其那”。雍正四年九月,卒于幽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受封贝勒。 1947年9月,内务部主管事务。他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人脉广泛,沟通人心,颇有办事才华。在诸王大臣中,他是无与伦比的。当时云封太子被废,诸侯争夺储位的竞争日益加剧。诸皇子云御史、云御、雍正、云御沃、叔父佟国威、大学士马齐、尚书王弘绪等,一致推举他为皇太子。这激起了康熙的震怒,斥其为无赖,巩固其党员,僭越其野心,废其贝勒为闲族。其主要党员马奇也受到严厉谴责。与自己竞争太子无望,所以支持允妤竞争,与雍正有仇。雍正即位,命宰相事,封廉亲王,授番禺尚书。次年(1723年),奉命处理工部事务,以稳定政局。雍正龙廷坐稳后,打着黄考旗号,发动总攻,给他加了四十项“莫须有”的罪名,夺官夺爵,取消了他的族籍,改名“阿其那”。四年九月,隐居而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乾隆在圣旨中称,父亲晚年多次谈及八叔。一场冤案正在等待着他。于是恢复了原名,纳入了玉证,子孙也纳入其中。爱新觉罗胤禩(yn s)(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生于康熙二十年,卒于雍正四年。 45岁,康熙从小就宠爱他。 17岁时,他被任命为贝勒。他是当时最年轻的王子。钟仲臣推荐他为太子。雍正即位后,为了稳定民心,先被封为廉亲王,命处理工部事务。改其子弘旺为“包菩萨”。同年9月去世。二:清朝八阿哥胤禩

康熙八皇子胤禩的后代并不多。只有一子一女。其子弘旺的母亲是其妾毛氏毛二哥的女儿;继承人很少。据说,由于云玉的妻子嫉妒,云玉的妻妾很少,甚至孩子也很少。康熙还斥责巴福晋嫉妒。

三:清朝八王爷是好是坏?

在封建社会中,一个皇帝的突然猝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件,而如果他生前没有明确指定太子,那么两人就会相互扶持,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动乱和危机。朝野两党,让各种情况难以预料。在这一点上,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1643年,清朝也遇到了这样突然的情况。被史书称为“昌邑神勇,善骑射”的太宗皇太极,在盛京突然病逝,享年52岁,从来没有立过皇子。因此,新生的满清政权迅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状态。

上图_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

六岁的宝宝终于笑到了最后。皇太极死后,皇室准备迁徙。既然“始皇帝”没有指定太子,那就意味着“能者居其间”,人人都有机会。其中,皇帝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现年34岁,立下不少战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而另一位“候选人”似乎比豪格更有个人魅力,这就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比豪格的侄子小三岁)。这位后来被乾隆称赞为“立国基业,立一统事业,功绩最显赫”的年轻皇子,除了军功卓著外,还担任过吏部尚书。他具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和很强的大局意识。还有战略思维,这在当时的满族宗族中算是罕见的,这也是皇太极在畏惧的同时不得不放手重用的原因。而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前也对十四皇子十分重视。甚至还有民间传说,努尔哈赤原本希望多尔衮继位。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豪格没有上位,而各方面都比较帝王的多尔衮最终也没有上位。相反,他是庄妃的儿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笑到了最后,当上了皇帝。

上图_孝庄文皇后(1613-1688)

因为这样的反常场景,“爱美不爱国”的野史笑话,各种八卦笑话已经满天飞了。多尔衮和博尔济吉特布姆布泰(当然,这个真名远没有叶适发明的“大玉儿”这个名字出名)原本是一对青梅竹马。穆不台嫁给皇太极,成为庄妃、多尔衮的嫂子。

而多尔衮一直痴情于庄妃,不仅处处暗中帮助庄妃,还在关键时刻主动为庄妃将皇位让给庄妃的儿子福临。不仅如此,多尔衮日后为了庄妃福临母子打天下,而他自己最终也只愿意做摄政王,直到死也没有篡位。

这样的故事自清初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太后下嫁”的传说也出现在清朝“八大奇案”之首。后世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乃至今天街头巷尾的各种影视剧,都将这段野史渲染得淋漓尽致,使多尔衮成为“爱美不爱国”的典范。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上图_朱祁钰(1428-1457),即明朝皇帝

从继承人的角度来看,“兄端兄妹”的多尔衮不如“父子”的豪格。兄弟、兄弟只是辅助性的,一般出现在一些特殊、非常时期。以明朝为例,朱祁钰以皇弟的身份继位,因为皇兄朱祁镇兵败被俘,而太子朱见深年幼,无法应对卫拉特军队逼近城下的危急局面,所以他能够登上王位。而朱厚熜继位,是因为朱厚照生前没有子嗣,也没有兄弟,所以他的表弟才得以捡漏。

因此,从身份上看,豪格的生母虽然后来被皇太极离婚,但她毕竟是皇帝的长子,相比多尔衮这个弟弟的身份还是有优势的。因此,当多尔衮向正黄旗出身的重臣索尼寻求支持时,索尼毫不客气、断然拒绝。

上图_爱新觉罗朵朵(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

从实力上来看,多尔衮也处于劣势,没有任何优势。多尔衮的主要支持者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多铎和哥哥阿济格,以及多年来努力奋斗的正白起和香香。白旗、二旗的兵马。多尔衮三兄弟都是善战之人。不用说,多尔衮后来被乾隆称为“开国最有成就的国王”。但除此之外,支持多尔衮的人却寥寥无几。

豪格这边,皇太极的嫡系亲帅正黄旗、镶黄旗是他的绝对支持者。 “小圈子”里的人,扬言“原死一处,苏王维君立”。除了两面黄旗之外,最年长的宗族、清太祖的次子李代善亲王也表示豪格“为皇长子,当继承大政”。另一位元老郑亲王济尔哈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他势力基本持相同立场。

可见,从实力对比来看,多尔衮一方其实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如果他们真的撕破脸皮开战,多尔衮这边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将会面临被其他旗人兵马围攻的局面。

上图_镶白旗

福临继位,对于多尔衮来说是最好的结局。所以,其实从法理和实力上来说,多尔衮的皇位希望是相当渺茫的。因此,尽管多铎和阿济格多次率领两面白旗“劝睿王立即即位”。但多尔衮也清醒地意识到,如果自己强行登基,必然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不仅自己的派系最终会失败,而且内讧也会给新的清政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但与此同时,他和豪格明争暗斗多年,局势早已处于同一水平。一旦豪格接任,他将成为案板上的鱼。可以说,多尔衮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死胡同”。

上图_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8)

然而,在如此好的情况下,豪格甚至公开谦虚地说“傅小德德少,不值得”。当然,从豪格前后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意气风发”,而是一种虚伪的拒绝。他相信大家会主动“劝他们加入”,然后“顺应民意”接手。

但事实证明,豪格的想法相当幼稚。当他主动表明立场时,多尔衮立即下坡,并立即表示豪格“辞职,无意继任”。这是你自己说的。 如你所愿。豪格没想到多尔衮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一愣,实在是无语了。可见,豪格虽然在军事上有杰出的成就,但在政治斗争上还显得稚嫩得多。季尔哈朗对他“性子软,无力”的评价是颇有道理的。

上图_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顺治皇帝

接下来,多尔衮直接抛出了一个新的结果,“当立帝三子(福临),但年幼,我与右真王(指济尔哈朗)平分一半权力,左右辅佐朝政” ……当你老了,你就会立即重返政坛。”首先,这些言论明确表示他不会当皇帝(实际上他不会坐上皇位),并向所有人表达了他的“无私”。

二是立福临为皇帝,既斩断了豪格的上位之心,又“服众”了支持豪格的人。毕竟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这还是符合“父子继承”这一原则的。况且,庄妃不仅受宠,而且出生于蒙古科尔沁,符合满清“满蒙合一”的一贯政策。

最后,他明确了自己未来辅王的身份。毕竟福临还太小,需要我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辅王”多尔衮建议的是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只是清太祖的侄子,并非直系继承人,因此在“血统”上远逊于多尔衮。由于他也是“辅王”,所以他对自己的威胁比代山或豪格担当这个角色要小得多。

上图_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这组操作可谓是炫耀上天了。奇妙的是,本来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多尔衮,只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顾全大局的慷慨英雄,自愿放弃了皇位。当然,出于对他主动放弃王位的“补偿”,他成为掌权的“辅王”也是理所当然的。与此同时,敌人豪格也被彻底压制。多尔衮真是一位政治PUA大师。虽然最终他没有坐上榜首的位置,但他仍然可以算是最后的大赢家。

皇太极当时给太子的称号“睿”还是恰当的。多尔衮的政治技巧确实比豪格高不了半点。当然,从整体情况来看,这样的结局也避免了清朝争夺皇位的内战局面。可以说,“公私合一”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由此可见,其实并没有为了儿女私情而主动让位,而是多尔衮在“死局”的情况下,通过精心谋划,反败为胜。用“爱情脑”的思维方式来解读这位英雄的操作和心态,实在只是“枉然”。

参考:

[1]《清史草稿》,民国,赵尔逊等。

[2]《历史上的多尔衮》,季连海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并收藏无忧网,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列表

发布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